由于官方減少污染的措施抑制了小型工廠的廉價產品產量,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在7月份反彈,受到創紀錄的鋼鐵產量和強勁利潤的推動。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上個月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商購買了8996萬噸煉鋼原料,高于去年7月份的8324萬噸和8866萬噸。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0.7%至620.65百萬噸。
中國是世界領先的鋼鐵制造商,上個月生產了創紀錄的8020萬噸粗鋼,僅略低于美國2017年全年生產的8160萬噸。
由于持續的產能削減和環境打擊,中國鋼廠的利潤率已接近每噸1100元(161.24美元)左右的創紀錄水平。
SDIC Essence Futures的首席鋼鐵分析師曹瑩表示,特別是考慮到美中貿易的增加和人民幣的疲軟,鐵礦石貿易商的需求依然強勁。
她表示,“對外貿易形勢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北京和華盛頓之間貿易爭端中貨幣匯率的變化,可能刺激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前補充供應的需求。”她補充說,貿易商一直在爭相購買進口礦石。 最近幾天。
在中國提出對來自美國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征收新關稅后,周一人民幣觸及14個月高點6.89美元兌換美元。
周二,華盛頓表示將于8月23日開始對另外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這加劇了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
然而,更嚴格的環境控制已經削減了鋼廠對鐵礦粉的補充需求,這些鐵礦粉在用于煉鐵高爐之前需要經過高污染的燒結工藝。
根據Mysteel咨詢公司的數據,全國鋼廠高爐的每周利用率上周下滑至4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水平。
河北省的幾個煉鋼城市也制定了夏季生產限制以抑制污染,而北京上周公布了冬季28個北方城市的計劃草案,要求鋼廠減產50%。
海關數據顯示,鋼材進口下降1.3%至103萬噸。 該國在2018年的前七個月購買了770萬噸鋼鐵產品,比一年前下降了1.1%。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明碩股份重大件國際物流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