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歐盟誓言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斥責美國,表示單方面行動有可能將世界推向衰退。
財政部長劉賀說,中國和歐盟已經同意在周一在北京舉行會談之后為多邊貿易體系辯護。 在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Jyrki Katainen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的評論來自雙方準備對抗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威脅。
“單邊主義正在上升,主要經濟體出現貿易緊張局勢,”劉說。 “中國和歐盟堅決反對貿易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認為這些行動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衰退和動蕩。”
中國和歐盟都受到特朗普的壓力,因為美國總統試圖重塑一個他認為是對付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全球貿易體系。
經過數月的言論和威脅,貿易斗爭似乎正在走向頭痛,周五歐洲對美國產品征收關稅33億美元,以應對美國進口鋁和鋼材的壁壘。 這引發了來自特朗普的歐洲汽車進一步關稅的威脅。
投資限制
彭博社周一報道,預計美國財政部將在本周晚些時候發布新的中國投資科技公司規則,這給中國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 這反過來打擊了這些計劃。 中國投資為美國提供了就業機會和稅收,并且應該“客觀地”看待商業活動,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一在北京告訴記者。
美國將從7月6日起對中國進口的340億美元征收關稅,特朗普威脅要對另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實施征稅。 經濟學家稱,如果這種威脅得以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下降多達0.5個百分點,并且也會打擊美國經濟。
經濟后果的焦慮正在削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幣周一下滑至六個月低點。 S&P500指數跌至5月以來的最低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第10次下跌。
好像要加強對經濟前景的擔憂,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周一公布了其最新的貿易監測報告,顯示4月份世界貿易勢頭下降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指數自創下七年高點后大幅下跌 在2018年初。
隨著貿易沖突加劇,中國尋求與歐洲接軌,作為推動美國反擊的一種方式。雙方同意在周一舉行的全球化談判中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共識。
但盡管它們與美國的貿易威脅保持一致,但歐盟和中國仍然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包括歐洲公司缺乏互惠互利,以及歐盟不愿意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項目。 隨著中國加強對歐洲的參與,歐盟也正在采取措施加強對外部投資的篩選,以保護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
歐盟商會上周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成員認為外資公司受到不公平對待,幾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他們獲得的進入中國市場之間缺乏互惠, 并接觸中國公司進入歐洲。
劉曉波周一表示,中國和歐盟將在即將于7月舉行的峰會上交換與市場準入有關的報價。 他還表示,雙方同意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的發展戰略聯系起來。
卡塔琳娜周一晚間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盟和中國同意成立一個工作組,以更新世貿組織,以更好地為當代世界裝備它。 他說,雖然細節尚未確定,但歐盟希望工作組在副部長級別。
在卡塔琳娜所說的“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中,雙方還將在即將舉行的首腦會議上交換關于雙邊投資協議的清單。 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協議將會立即達成,對于產能過剩,強制技術轉讓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意見不同,他表示。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明碩股份重大件國際物流領航者!